<em id="8kvld"><ruby id="8kvld"></ruby></em>
      1. <progress id="8kvld"><track id="8kvld"></track></progress>

        2021年吳堡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恢復窄屏
        索引號 0160921141/2022-00808 發布機構 吳堡縣統計局 發布日期 2022-04-24 15:45
        名稱 2021年吳堡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人民生活福祉持續增進,各項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31.27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61億元,增長5.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1.1%;第二產業增加值4.77億元,增長1.3%,占15.3%;第三產業增加值19.9億元,增長7.7%,占63.6%。

        image.png

        image.png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5.57億元,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79%。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18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業產值9.43億元,增長3.4%;林業產值0.23億元,增長13.3%;畜牧業產值1.30億元,增長16.8%;漁業產值下降5.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1億元,增長4.1%。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6.72億元,同比增長5.0%,其中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12億元,增長3.7%。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67861畝,比上年下降7.4%;油料播種面積7688畝,下降18.0%;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6920畝,下降51.5%。

        全年糧食總產量45586噸,比上年下降13.2%。其中,玉米21739噸,下降9.5%;谷子4598噸,增長11.1%。

        image.png

        全年園林水果產量99898噸,比上年下降10.1%。其中,蘋果產量25883噸,下降12.4%;棗產量70582噸,下降9.1%。油料產量975噸,增長26.3%;蔬菜8583噸,下降20.4%。

        年末牛存欄697頭,比上年下降39.1%;生豬存欄11017頭,增長4.3%;羊存欄48357只,增長0.2%;家禽存欄11.88萬只,下降20.3%。全年禽蛋總產量1165噸,下降8.7%;奶類產量833噸,下降32.9%;肉類總產量1891噸,增長12.8%,其中,豬肉產量1176噸,增長16.6%;羊肉526噸,增長8.6%。


        image.png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95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8億元,下降67.7%。其中,輕工業1.90億元,下降61.8 %;重工業0.97億元,下降75.2 %。

        分屬地看,省屬企業實現產值0.34億元,增長9.7%;縣屬企業2.54億元,下降70.5%。

        分行業看,食品制造業實現產值1.84億元,下降58.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3.9%;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業0.07億元,下降88.0%,占2.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0.02億元,下降98.5%,占0.6%;非金屬礦物制品業0.20億元,下降90.5%,占7.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0.33億元,增長5.9%,占11.4%;燃氣生產、供應業和石油開采業0.42億元,增長11.5%,占14.4%。

        image.png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0.83億元,比上年下降6.3%。全縣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企業5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1%。

        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中,第一產業投資占比為9.2%;第二產業投資占比60.3%;第三產業投資占比30.5%。

        image.png

        五、貿易和旅游業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97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含中石化、中石油)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19億元,下降13.3%。

        從區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10.24億元,比上年增長6.7%;鄉村實現零售額3.73億元,增長7.6%。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額12.74億元,增長7.7%;餐飲收入1.23億元,下降0.4%。

        image.png

        全縣風景名勝10個,全年接待人數34.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4%,旅游收入1.1億元,下降2.4%。

        六、教育和衛生

        全縣共有各類學校34所,其中幼兒園17所,小學5所,小學教學點8個,初級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職中1所;在校學生8936人,幼兒園1803人,小學4312人,初中1780人,高中940人,職中101人;共有教職工1079人,其中幼兒園247人,小學484人,初中209人,高中114人,職中25人;共有專任教師889人。

        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83個,其中:醫院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77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鶎俞t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6個,村衛生室71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全縣各類衛生機構年末實有床位數476張。在崗職工601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26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213人。

        七、財政、金融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0.6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0.33億元。其中,各項稅收完成0.48億元;非稅收入完成0.19億元。全年財政支出16.70億元,比上年增長0.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3億元;農林水事務支出3.83億元;教育支出2.38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82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46億元;住房保障支出0.16億元。

        全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期末余額38.79億元,各項貸款期末余額14.40億元。

        八、人口

        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80088人,其中,城鎮人口15425人,鄉村人口64663人。全縣常住人口5.22萬人,出生率6.88%,死亡率7.63%。城鎮化率57.37%。

        九、公路、土地及文化體育

        全縣公路總里程614.33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條18.658公里;國道1條10.791公里;省道76.205公里;縣道48.683公里;鄉道13條122.737公里;村道157條337.258公里。

        行政區域土地面積420.8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積15109公頃,常用耕地面積8070公頃。

        縣柳青圖書館圖書總藏量7.3萬冊。

        十、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林地面積31.64萬畝,當年造林面積10000畝,森林覆蓋率16.1%。

        全年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299天,占比81.9%,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11。

        全年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70元,比上年增加1890元,增長10.4%。分常住地看,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7元,比上年增加2431元,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2元,比上年增加1247元,增長11.2%。

        image.png

        全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72711人,其中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7775人,城鄉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64936人。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參加養老保險5817人;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4.01萬人,其中繳費人數2.71萬人,待遇領取1.3萬人。

        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5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實施勞務獎補政策,2342戶家庭通過務工實現就業;全年技能培訓614人;創業培訓97人;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627萬元。

        全縣農村特困供養機構1個,床位數200張。全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8280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20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073人。城鄉特困供養人數723人。其中,農村特困供養人數687人,城市特困供養人數36人。

        注:

        1.本公報部分指標為初步統計數,公報中的部分合計數和分項數據因小數取舍而產生誤差,均未作機械調整。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戶籍人口數為公安年報數據,常住人口數為統計局人口抽樣調查數據。

        4.土地數據中,耕地面積取自統計局農業年報數據。

        5.城鄉居民收入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學校、教職工、學生數均來自教育部門;衛生機構及人員數據來自衛生部門;財政數據來自財政部門;金融數據來自農行、郵儲和農村信用合作社;養老相關數據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障數據來自醫保局;民政事業數據取自民政部門;公路里程數據來自交通部門;土地資源數據來自國土部門;文化旅游數據來自文旅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環保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均來自統計局。

        分享
        JAPANESE 共享人妻
        <em id="8kvld"><ruby id="8kvld"></ruby></em>
          1. <progress id="8kvld"><track id="8kvld"></track></progress>